公然侮辱與誹謗的差異,說錯話可能讓你吃上官司!

在現今社會,無論是在日常生活還是網路社群中,言語交鋒時有發生。然而,隨意罵人或發表不實言論,可能已經構成刑法上的「公然侮辱罪」或「誹謗罪」,甚至讓你面臨刑事訴訟!

那麼,「公然侮辱罪」或「誹謗罪」這兩者有何不同?如何判斷自己是否觸法?如果不小心被告該怎麼應對?這篇文章帶你一次搞懂!


什麼是公然侮辱罪?隨便罵人也犯法?

根據刑法第309條規定,公然侮辱他人者,處拘役或新台幣九千元以下罰金。

要成立公然侮辱罪,必須符合以下條件:

  1. 行為必須「公然」進行:也就是在公開場合,或有不特定多人能看到、聽到的情境,例如大街上、社群平台留言、直播罵人等。
  2. 侮辱的內容不涉及具體事實:單純的謾罵,例如「你這個廢物!」、「你是個沒用的人!」等,即便沒有任何事實依據,也可能觸法。

實務案例中,如果你在餐廳與店家爭執時大聲辱罵老闆是「黑心商人」,或是在社群媒體上留言「某某人就是爛貨」,這些情境都有可能構成公然侮辱罪。

需要注意的是,公然侮辱罪的成立並不取決於被害人是否受到實質傷害,而是看行為本身是否符合「公然」與「侮辱」的標準。

此外,若你只是私下用通訊軟體罵人,因為沒有公然的要件,則不會構成犯罪,但仍可能涉及民事求償。


什麼是誹謗罪?散布不實訊息小心吃官司!

根據刑法第310條規定:

  1. 散布不實資訊,損害他人名譽,處一年以下有期徒刑、拘役或新台幣一萬五千元以下罰金。
  2. 即使所述為真,但若非基於公共利益,仍可能構成加重誹謗罪。

誹謗罪與公然侮辱罪最大的不同在於:

  • 誹謗罪涉及「具體事實」,也就是捏造或散布與事實相關的不實資訊。
  • 即便內容為真,但若出於個人報復、惡意攻擊,而非基於公共利益,仍可能觸犯加重誹謗罪。

舉例來說,如果有人在網路上發文寫道:「某某人偷錢,大家小心!」,但沒有證據支持,就可能構成誹謗罪。即便這件事是真的,若非基於公共利益,仍可能觸犯加重誹謗罪。

另外,誹謗罪不只是限於書面或言語,若透過影片、圖片等形式散布不實資訊,也可能構成犯罪。例如,在網路上散播對方的不雅照片,捏造對方涉及不法行為,這些行為都可能觸犯誹謗罪。


公然侮辱 vs. 誹謗罪,怎麼分辨?

簡單來說:

  • 如果是單純謾罵,不涉及事實陳述,例如「你這個廢物!」、「你這麼醜還敢出門!」,這屬於公然侮辱罪。
  • 如果是散布虛假訊息,例如「某某人偷東西」、「他在外面欠一堆錢不還」,這屬於誹謗罪。
  • 如果所說的內容是真的,但目的是單純攻擊對方,而非基於公共利益,則可能觸犯加重誹謗罪。

誹謗罪的告訴期是多久?超過時間還能告嗎?

許多人在查詢誹謗罪時,會使用「誹謗罪追訴期」這個關鍵字,但這其實是不正確的說法!

「追訴期」是針對非告訴乃論的犯罪,例如殺人罪,即使被害人不提告,檢察官仍可主動偵辦。而誹謗罪屬於告訴乃論之罪,當事人需在6個月內提起告訴,否則法院將不予受理!

舉例來說:

  • 追訴期的概念:某甲失手殺害某乙,這屬於非告訴乃論的犯罪,即便受害者家屬不提告,檢察官仍可主動偵辦。
  • 告訴期的概念:某甲在網路上辱罵某乙是「爛人」,某乙必須在6個月內提起告訴,否則案件將無法成立。

因此,若你想針對誹謗罪提告,務必要在6個月內完成報案與蒐證,避免超過期限導致無法提告!


誹謗罪的賠償金額有多少?加重誹謗罪會賠更多嗎?

誹謗罪的刑事處罰主要是拘役或罰金,但如果受害者希望獲得金錢賠償,就必須另外提起民事訴訟,請求精神慰撫金或財產損害賠償。

至於賠償金額,法院會根據以下因素來判斷:

  1. 案件影響程度:若被害人因誹謗而名譽受損、丟掉工作,可能獲得較高賠償。
  2. 加害人的行為嚴重性:若惡意造謠、轉發多次,法院可能會提高賠償金額。
  3. 受害人身份:若受害人為公眾人物,例如藝人、政治人物,法院可能會判處較高賠償,以遏止惡意攻擊。

實務上,誹謗罪的賠償金額從數萬元到上百萬元不等,依據案件嚴重程度而定。因此,如果你遭到誹謗,應該盡快找律師評估案件,爭取適當的民事賠償。


如果被告誹謗罪或公然侮辱罪,該怎麼辦?

  1. 立即蒐證,確保自己沒有散布不實資訊!

如果確實沒有誹謗或侮辱,請保留所有對話記錄、發言紀錄,證明自己並無惡意。

  1. 盡快尋求法律協助!

誹謗罪與公然侮辱罪雖然是輕罪,但一旦成立,仍會影響個人紀錄,對未來求職、信用評級造成影響。找專業律師評估案情,爭取撤銷告訴或減輕刑責。

  1. 考慮和解

有些案件可以透過和解撤告,避免進一步的法律風險。如果你是被告,律師可以協助和解談判,爭取最有利的結果。


結語 | 言論自由≠隨意謾罵,發言前請三思!

在網路時代,隨意發表言論很容易引發法律糾紛。無論是公然侮辱還是誹謗,都可能面臨刑事責任,甚至必須支付高額賠償。因此,發言前請三思!

如果你遇到誹謗或公然侮辱相關問題,無論是想提告還是需要辯護,謙聖國際法律事務所都能提供專業協助!

24h免費法律諮詢

🏛 台北所:台北市萬華區康定路64號6樓02-2388-8962
🏛 桃園所:桃園市桃園區新埔六街95號17樓(03)3150-034

LINE 免費諮詢:@lawuicc001
IG:chien.sheng_
FB:謙聖國際法律事務所

💳 提供多種支付方式:現金、信用卡、銀行轉帳

詐欺案件處理

  • 詐欺不起訴諮詢
  • 詐欺罪辯護服務
  • 詐欺緩刑申請
  • 詐欺案和解建議

毒品案件辯護

車手案件諮詢

  • 車手刑責說明
  • 車手不起訴處理
  • 車手加重詐欺
  • 人頭帳戶不起訴

家事訴訟服務