當你聽到「偵查不公開」,是不是覺得這八個字很法律、很遙遠?其實這是一項非常重要、和每個人權益有關的規定,尤其是萬一有一天自己或親友遇到刑事案件,了解偵查不公開制度,可能就是保護名譽、避免冤屈的第一步。
那麼,什麼是「偵查不公開」?又是誰該遵守?遇到媒體曝光又該怎麼辦?這篇文章用簡單的方式帶你一次搞懂。
什麼叫做「偵查不公開」?
「偵查不公開」的意思是——案件還在調查階段時,相關內容不能隨便曝光給外界知道。
比方說,警察、檢察官、甚至律師,在辦案過程中都不能把筆錄內容、搜索結果、誰是嫌疑人等等,隨便講出去。就連媒體報導也應該有分寸,不能把還沒定罪的被告當成犯人來報導。
這其實是在保護三件事情:
- 被告還沒定罪,不能先被貼標籤
- 讓檢警可以好好蒐證,不怕資料被破壞或干擾
- 保障證人、被害人、相關人的隱私權與安全
哪些情況可能會違反偵查不公開?
- 檢警或其他人洩漏筆錄內容給媒體或第三人;
- 傳媒還沒審判就全名曝光、放照片、寫細節;
- 有人私下討論案情,導致社群平台上到處都是「小道消息」。
這些都有可能違反偵查不公開原則,甚至可能涉及洩密罪。
偵查不公開,對當事人來說有什麼好處?
最大的好處就是:避免被「未審先判」。在網路時代,只要有一張照片、一則標題,被網友貼上標籤後,可能對當事人的人生、工作、家庭都造成重大影響。
所以偵查不公開,就是要讓整個調查程序有空間好好進行,不讓「輿論審判」取代真正的法律程序。
如果我的案件被媒體曝光怎麼辦?
別慌,也別默默吞下去。你可以:
- 找律師協助,追查洩漏來源;
- 向主管機關申訴;
- 必要時要求媒體撤下不當報導,甚至提告捍衛名譽。
很多時候,第一時間找律師協助是關鍵,因為你不一定知道哪裡的權益被侵害了,但我們知道。
謙聖國際法律事務所給你的建議
我們處理過非常多案件,不管是詐欺、毒品,還是妨害性自主,每一個案子,我們都會在偵查階段就介入協助。因為我們知道,愈早介入,愈有機會讓案件往對當事人有利的方向發展。
我們能幫你:
- 陪同警詢、檢詢、羈押庭;
- 提出偵查階段的聲請與主張;
- 應對媒體危機處理;
- 協助檢察官了解案情全貌,爭取不起訴。
最後提醒
別以為沒上新聞就沒事,也別以為上了新聞就是定罪。偵查不公開是制度,不是選項。
如果你正面對刑事案件、被害人指控、甚至只是接到通知要去警局,你都該知道——在說任何一句話、簽任何一張筆錄之前,先找律師,為自己多留一條路。
謙聖國際法律事務所,專辦刑事案件,我們懂得怎麼幫你守住每一條權益。
🏛 台北所:台北市萬華區康定路64號6樓|02-2388-8962
🏛 桃園所:桃園市桃園區新埔六街95號17樓|(03)3150-034
LINE 免費諮詢:@lawuicc001
IG:chien.sheng_
FB:謙聖國際法律事務所
💳 提供多種支付方式:現金、信用卡、銀行轉帳
詐欺案件處理
|
毒品案件辯護
|
車手案件諮詢
|
家事訴訟服務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