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少年案件緩刑標準解析】不是兩年!少年可適用緩刑的上限是三年

在實務上,許多家長或少年本人對於「緩刑」的適用標準存在誤解,尤其常見的錯誤觀念是:只要被判超過兩年就一定不能緩刑。

但事實上,在少年案件中,緩刑的適用標準與一般成人不同,根據《少年事件處理法》第79條的明文規定,少年即使被判刑三年內,仍然有機會適用緩刑。

本篇文章將帶您深入了解少年案件中「緩刑」的適用條件、與成人案件的差異,以及我們在實務上如何協助當事人爭取不入監的機會。

🔍 緩刑是什麼?簡單說就是「不用馬上坐牢」

緩刑是一種讓法院在判刑後,暫時不執行刑罰的制度。如果在緩刑期間表現良好、不再犯罪,就不會真的入監服刑,等於給予當事人一個改過自新的機會。

根據《刑法》第74條,一般情況下,只有判決為「兩年以下」的有期徒刑、拘役或罰金,法院才有權利宣告緩刑。

⚖ 但少年案件不同!《少年事件處理法》第79條明定三年內仍可緩刑

【少年事件處理法第79條】

「刑法第七十四條緩刑之規定,於少年犯罪受三年以下有期徒刑、拘役或罰金之宣告者適用之。」

也就是說,只要少年犯被判處「三年以下」的刑期(包含三年整),法院都有裁量空間可以宣告緩刑。

✅ 實務舉例:

成人案件:判刑2年2個月 → ❌ 一般無法緩刑

少年案件:判刑2年10個月 → ✅ 有機會緩刑(法院視情節裁量)

這樣的制度設計,是基於少年心智尚未成熟、可教化可能性高,因此給予少年更多的改過機會。

📌 緩刑不是自動適用,要靠律師爭取

即使符合法定緩刑條件,是否宣告緩刑仍由法官裁量決定,法院會綜合考量:

  • 少年是否悔改態度明確
  • 犯罪動機是否單純(如一時衝動)
  • 家庭監督機制是否健全
  • 是否已獲得被害人諒解
  • 過去是否有不良紀錄
  • 是否願意配合附帶條件(如勞動服務、保護管束、戒癮治療等)

專業律師在這樣的程序中,可以幫助當事人提出最有利的辯護策略,如強調家庭支持、矯正意願、修復行為等,協助法官做出緩刑的裁定。

👨‍⚖️ 常見問題 FAQ

Q1:我小孩被判2年10個月,還能緩刑嗎?

可以的。若案件是以少年身份進行審理(未滿18歲時犯罪),三年以內皆有機會緩刑。

Q2:法院已判決了,還能爭取緩刑嗎?

如果一審沒有宣告緩刑,可以透過上訴方式爭取二審法官改判。這通常需有新事證、或補強悔改證明、家庭支持等資料。

Q3:緩刑會有附帶條件嗎?

是的,法院常見會附帶「勞動服務」、「保護管束」、「接受教育」等條件,少年須在緩刑期間配合完成。

📞 少年涉案別慌,專業律師為您爭取改過機會

謙聖國際法律事務所擁有處理大量少年案件的經驗,我們了解每一個少年背後的故事,善於向法院呈現當事人改過的誠意與家庭支持力量,爭取最合適的處理方式與緩刑機會。

全台支援,案件不分地區

讓我們協助您的孩子,不留案底、不失前途。

📍 立即來電諮詢

24h免費法律諮詢

🏛 台北所:台北市萬華區康定路64號6樓02-2388-8962
🏛 桃園所:桃園市桃園區新埔六街95號17樓(03)3150-034

LINE 免費諮詢:@lawuicc001
IG:chien.sheng_
FB:謙聖國際法律事務所

💳 提供多種支付方式:現金、信用卡、銀行轉帳

詐欺案件處理

  • 詐欺不起訴諮詢
  • 詐欺罪辯護服務
  • 詐欺緩刑申請
  • 詐欺案和解建議

毒品案件辯護

車手案件諮詢

  • 車手刑責說明
  • 車手不起訴處理
  • 車手加重詐欺
  • 人頭帳戶不起訴

家事訴訟服務