詐欺不起訴案例|被誤認為詐騙金流中間人?為當事人成功爭取「不起訴」!

在這個網路交易頻繁的年代,一個「幫忙充值」或「代收款項」的舉動,就可能讓你被誤會成詐騙共犯。
這起案件,正是一名年輕人因「小紅書聯繫+支付寶充值」而被檢方懷疑涉入詐欺與洗錢,最後在謙聖國際法律事務所的專業辯護下,成功獲得不起訴處分。


一、案件經過:原是單純跨境充值,卻被誤認為詐騙洗錢?

這事發生在彰化的詐欺案件,當事人平時使用「小紅書」與海外賣家聯繫,協助對方用支付寶購買商品。沒想到幾筆交易過後,檢警發現被害人匯款流入他的台灣銀行帳戶及台新銀行帳戶,懷疑他「幫詐騙集團收款」。

由於被害人均是透過小紅書接觸詐騙來源、被要求以支付寶充值,因此檢方懷疑當事人提供帳戶協助詐欺與洗錢。

當事人完全錯愕,他並未收取佣金或提領金額,也無任何詐騙共謀。為釐清真相,他向謙聖國際法律事務所刑事辯護團隊求助。


二、辯護重點:從金流、故意與交易背景逐一還原真相

1️⃣ 蒐集金流證據,完整重現交易過程

謙聖團隊立即要求當事人提供銀行明細、支付寶交易紀錄與對話截圖,並將匯款時間與通訊內容一一比對。
結果顯示,款項確實是為充值所用,沒有任何「詐騙分贓」或「異常轉出」情況。

2️⃣ 證明「無主觀故意」,不存在幫助詐欺

刑法上,詐欺與洗錢都要求行為人明知涉及不法。
謙聖律師指出:當事人只是單純協助支付操作,無從知道對方為詐騙集團成員,也未從中獲利,因此不具犯罪故意。

3️⃣ 解釋跨境支付的常態性

在實務上,台灣帳戶無法直接與支付寶串接,常需透過「代充值」方式完成交易。
謙聖律師向檢方提供支付寶官方說明、跨境支付流程截圖,證明這是一般使用行為,非掩飾不法所得。

4️⃣ 釐清與被害人供述差異

謙聖團隊協助檢方比對被害人供述與交易憑證,指出金流去向與詐騙集團資金線並不吻合,當事人並非核心共犯。


三、檢方採納理由:犯罪嫌疑不足,簽結「不起訴」

檢察官審酌證據後認定,「無足夠證據證明被告明知或故意參與詐欺及洗錢行為,依《刑事訴訟法》第252條第10款,處分不起訴。」

這不僅讓當事人重獲清白,也代表法院體系認可了辯護團對金流與交易習慣的專業說明。


四、給同樣遭遇者的三個重要建議

1️⃣ 保留所有通訊紀錄與支付憑證

包括小紅書、微信、支付寶交易紀錄與聊天截圖,都是洗清冤屈的關鍵。

2️⃣ 切勿刪除紀錄或亂說明

在警詢階段若供述不清或錯誤刪除紀錄,可能讓你看起來「有隱瞞之嫌」。

3️⃣ 及早尋求刑事辯護律師協助

偵查初期就介入辯護,能主動協助釐清金流、爭取不起訴,是避免誤判的最佳時機。


五、相關法條懶人整理

  • 刑法第339條(詐欺罪):須證明有使人陷於錯誤並不法取財之故意。
  • 洗錢防制法第19條(洗錢罪):需證明行為人明知資金為犯罪所得。
  • 刑事訴訟法第252條第10款:犯罪嫌疑不足者,檢察官得處分不起訴。

🔍【FAQ 常見問題】

Q1:我的帳戶被調查「詐欺」或「洗錢」,是不是一定會被起訴?

不一定。只要能證明你沒有詐騙或洗錢的故意,並積極配合調查與提供金流證據,律師可協助爭取「不起訴」處分。

Q2:為什麼我會被認為是詐騙共犯?

很多人因幫忙充值、代轉帳或借帳戶給朋友,就被誤認成詐騙集團共犯。檢警會依金流方向懷疑涉案,若無律師釐清,容易被錯誤起訴。

Q3:什麼是「犯罪嫌疑不足」的不起訴?

表示檢察官認為現有證據無法證明你有犯罪行為,因此結案不提起公訴,等同無罪結束偵查。

Q4:如果我真的只是代收款項,會被判刑嗎?

若能證明你沒有「明知」或「故意」幫助詐欺,法院通常不會認定有罪。謙聖律師團能協助釐清金流並出具法律意見書。

Q5:遇到詐騙偵查時,什麼時候找律師最重要?

越早越好!從警詢、偵查階段就請律師介入,可避免錯誤供述、保存證據、有效爭取不起訴,是最關鍵的時間點。


六、律師建議與結語

網路社群與跨境支付的灰色地帶,讓許多人在不知情的情況下被誤認為共犯。

但只要能完整還原金流、提供真實通訊紀錄、說明交易背景,仍可獲得檢方「不起訴」或「無罪」的結果。

若您或親友也遇到類似情形,📞 立即聯繫謙聖國際法律事務所線上免費諮詢平台,由專辦詐欺、洗錢防制法案件的專業刑事律師團隊為您守護清白。

24h免費法律諮詢

🏛 台北所:台北市萬華區康定路64號6樓02-2388-8962
🏛 桃園所:桃園市桃園區新埔六街95號17樓(03)3150-034

LINE 免費諮詢:@lawuicc001
IG:chien.sheng_
FB:謙聖國際法律事務所

💳 提供多種支付方式:現金、信用卡、銀行轉帳

詐欺案件處理

毒品案件辯護

車手案件諮詢

家事訴訟服務