離婚後如何爭取孩子的監護權?單獨監護跟共同監護差別在哪裡?

在台灣,離婚案件中「未成年子女的監護權安排」往往是爭議最激烈的部分,也是影響孩子未來生活、教育、醫療與發展的關鍵決定。

《民法》明確規定,監護權可分為單獨監護與共同監護兩種制度,父母必須依「子女最佳利益原則」選擇最適合的方式。


一、什麼是監護權?

監護權是父母對未成年子女的權利與義務,涵蓋人身照護與財產管理兩大方面,包括:

  • 住所指定權:決定子女的居住地
  • 養育保護權:安排生活、健康照護與教育
  • 管教權:以合理方式教養與引導子女
  • 重大事項決定權:如遷戶籍、出國、重大醫療處置
  • 財產管理權:管理與處理子女名下財產

擁有監護權的一方即為子女的法定代理人。


二、單獨監護與共同監護的差異

  • 單獨監護:由一方父母獨自行使全部監護權與決策權,適用於父母無法溝通、衝突嚴重的情況。優點是決策效率高、生活穩定;缺點是另一方參與困難,親子關係可能疏離,責任與壓力集中於單方。
  • 共同監護:父母雙方共同行使監護權,重大事項須共同決定,日常生活由主要照顧者安排。優點是雙方都能參與子女成長、維持親子關係、共享資源;缺點是需要協調,若溝通不良或距離遙遠,容易陷入僵局。

三、法律依據與實務操作

  • 《民法》第1055條:離婚後監護權由雙方協議,若無法達成共識,由法院依子女最佳利益裁定。
  • 《民法》第1055-1條:法院得裁定父母共同行使監護權。

即使採共同監護,實務上仍需明確約定主要照顧者,由其負責日常生活起居、教育、就醫等;重大事項如遷戶籍、重大醫療、變更學區、處理名下財產等,需父母雙方同意方可進行。


四、監護權常見問題 Q&A

  1. 共同監護是不是所有事情都要雙方同意?

不是。日常生活事務可由主要照顧者決定,但重大事項如遷戶籍、重大醫療、變更學區、出國等,必須雙方同意。

  1. 再婚會影響共同監護權嗎?

不會自動失效。但若再婚後出現不適任照顧情況,另一方可聲請改定監護權。

  1. 離婚後可以變更監護權嗎?

可以。只要有重大事由,例如原監護人失職、子女意願改變等,即可向法院聲請變更。

  1. 沒有監護權還能見孩子嗎?

可以。非監護方享有探視權,若遭阻撓,可聲請法院履行勸告或強制執行;若對方長期惡意妨礙探視,法院甚至可能重新審查監護安排。

  1. 協議與法院裁定哪種方式較好?

若雙方能溝通,協議安排更具彈性;若衝突嚴重,交由法院裁定更能保障子女利益。


五、監護權爭取的法院評估重點清單

法院在裁定監護權時,會依據《民法》「子女最佳利益原則」綜合考量多項因素,常見的評估重點包括:

  1. 主要照顧者角色
  • 過去誰負責孩子的日常生活、教育與醫療安排
  • 照顧的穩定性與持續性
  1. 父母的教養能力
  • 經濟能力(扶養費支付能力)
  • 心理健康與情緒穩定度
  • 是否有暴力、酗酒、吸毒等不良紀錄
  1. 父母合作與溝通意願
  • 是否能共同討論重大決策
  • 是否願意尊重並配合對方探視權
  1. 子女的年齡與意願
  • 滿 7 歲以上之子女意見通常會被法院參考
  • 與父母的情感依附程度
  1. 生活與教育環境
  • 居住環境的安全性
  • 就學便利性
  • 社區與家庭支持網絡
  1. 父母的親職態度
  • 是否積極參與孩子的學習與成長
  • 是否鼓勵孩子與另一方保持良好關係

💡 專業建議:在爭取監護權時,應提前蒐集並整理有利的證據,如日常照顧紀錄、學校聯絡簿、醫療陪同紀錄、探視配合情況等,交由專業律師評估與呈現,能大幅提升勝訴機率。


六、律師在監護權案件中的協助

  • 協議條款擬定:確保監護、扶養費、探視權等內容完整明確,避免日後爭議。
  • 法律策略與風險評估:依父母互動與子女需求,提供最佳監護方式建議。
  • 調解與訴訟代理:在協議無法達成時,代表當事人參與調解與訴訟程序。
  • 證據準備:整理照顧紀錄、探視遭拒證據、對方不適任的事證等,強化法院主張。

選擇專業律師,不僅是法律程序的保障,更是為孩子爭取穩定生活與健康成長的重要支持。


七、結語

監護權的核心原則是「子女最佳利益」。

無論選擇單獨監護或共同監護,都應以孩子的福祉為優先考量,並在必要時尋求專業法律協助,確保安排合法、合理且能長期落實。

如您有監護權相關疑問,歡迎與本所專業家事律師團隊聯繫,為孩子的未來提供最堅實的保障。

24h免費法律諮詢

🏛 台北所:台北市萬華區康定路64號6樓02-2388-8962
🏛 桃園所:桃園市桃園區新埔六街95號17樓(03)3150-034

LINE 免費諮詢:@lawuicc001
IG:chien.sheng_
FB:謙聖國際法律事務所

💳 提供多種支付方式:現金、信用卡、銀行轉帳

詐欺案件處理

  • 詐欺不起訴諮詢
  • 詐欺罪辯護服務
  • 詐欺緩刑申請
  • 詐欺案和解建議

毒品案件辯護

車手案件諮詢

  • 車手刑責說明
  • 車手不起訴處理
  • 車手加重詐欺
  • 人頭帳戶不起訴

家事訴訟服務