當車禍發生時,若無人受傷,是否可以直接離開現場?是否不會構成刑責?許多人對此有錯誤認知。
事實上,即便無人受傷,一旦未妥善處理、選擇離去,仍可能面臨罰鍰、吊扣駕照,甚至被認定為肇事逃逸。
本文由謙聖國際法律事務所律師團隊為您解析肇事逃逸相關法律,並提供完整和解談判流程建議,協助您在車禍發生後正確應對,避免後續風險。
一、肇事逃逸無人受傷=無罪?錯!
依《刑法》第185-4條,構成肇事逃逸罪需具備以下四項要件:
- 駕駛動力交通工具;
- 發生交通事故;
- 導致他人受傷、重傷或死亡;
- 有逃逸行為。
若事故中無人受傷,即使駕駛人離開現場,仍不會構成刑法上的「肇事逃逸罪」。但依據《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》第62條,駕駛人如未依規定處理事故,即可能面臨1,000元至3,000元罰鍰、駕照吊扣1至3個月,並須接受道路交通安全講習。
此外,肇事逃逸罪仍以「故意逃逸」為構成要件。若駕駛人對事故完全不知情,即使事後有人受傷,也可能不成立刑責。然而,主觀不知並不容易舉證,務必慎重對待。
二、車禍無人受傷仍須負起民事責任:和解程序怎麼做?
即使無人受傷,也不代表無需賠償。以下為車禍後自行和解的流程建議:
- 釐清肇事責任
確認雙方責任是和解的基礎。可調閱初判表、申請鑑定報告,或收集監視器畫面與目擊證人證詞,確保賠償有法律依據。
- 諮詢專業律師
法律涉及細節繁多,建議委託專業律師協助評估責任與賠償金額,並在談判中爭取最佳條件,避免吃虧。
- 通知保險公司
請保險理賠專員參與和解程序,確保保單權益不被忽視。若無法到場,應事先取得對方賠償訴求金額,與保險公司確認理賠範圍。
- 約定和解時間與地點
雙方應選擇公開、安全的場所進行和解,例如警察局,不僅能降低風險,警方亦可備存和解書作為銷案依據。
- 和解金額談判
賠償內容通常包含以下幾項:
- 醫療費:掛號、住院、手術、看護、復健等支出。
- 財損:汽機車修繕、手機或配件損壞。
- 工損:受傷無法工作或未來失能損失。
- 精神慰撫金:依照事故嚴重程度酌定金額。
- 簽署書面和解契約
談妥後須簽訂「車禍和解書」,內容應明確記載和解金額、付款方式及是否撤告等細節,避免日後反悔。
三、若無法自行和解,該怎麼辦?
如對方不願簽約或談判破裂,可申請「鄉鎮市區公所調解」,若調解不成且已進入刑事偵查程序,可向檢察官表達願意和解或調解的意願。
即使調解失敗,法官日後在量刑時也可能考量被告已積極協商的態度,作出相對有利的判斷。
必要時,也可聲請「車輛事故鑑定委員會」出具鑑定結果,強化己方主張;由律師協助參與,也有助於提高談判成功機會與金額。
四、千萬別直接離開事故現場!
許多駕駛人因趕時間或心存僥倖,選擇車禍後直接離開現場,結果反而讓自己陷入更大風險。即使事故看似輕微,仍應立即報警、保留現場、等待警方到場製作筆錄。
若對方當下聲稱「不用報警」,建議務必簽署書面和解書,並確認對方身分,避免事後翻臉。
若對方拒絕簽書也急著離開,請務必:
- 拍攝現場與車輛損壞情況;
- 記下對方車牌號碼;
- 撥打對方手機並保留通話紀錄;
- 盡快至警局備案,保存法律證據。
五、結語:諮詢專業律師,做出正確選擇
車禍發生當下,往往令人驚慌失措。無論事故大小,都應保持冷靜、妥善處理。即使無人受傷,也可能衍生民事爭議與法律責任。
謙聖國際法律事務所專精處理車禍、肇事逃逸、民刑事和解與保險理賠等糾紛,律師團隊具備豐富經驗,能即時提供策略建議與專業協助,確保您的權益獲得最大保障。
若您或親友正面臨車禍和解困境,歡迎立即來電或填寫線上表單,讓我們與您並肩處理最艱難的時刻。
如需專業法律協助,歡迎洽詢謙聖國際法律事務所。
提供全台法律支援,24小時內安排律師諮詢
🏛 台北所:台北市萬華區康定路64號6樓|02-2388-8962
🏛 桃園所:桃園市桃園區新埔六街95號17樓|(03)3150-034
LINE 免費諮詢:@lawuicc001
IG:chien.sheng_
FB:謙聖國際法律事務所
💳 提供多種支付方式:現金、信用卡、銀行轉帳
詐欺案件處理
|
毒品案件辯護
|
車手案件諮詢
|
家事訴訟服務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