當家人往生,除了情感上的打擊,還常伴隨繼承與遺產分配的爭議。實務中,存款或財產不僅是家族矛盾的引爆點,更可能讓當事人不慎誤觸 刑事案件。
以下透過常見問題,說明存款提領可能引發的刑事責任與解決方法。
Q1:家人過世後,可以直接領取帳戶存款嗎?會變成刑事案件嗎?
原則上不可以。
依法律規定,每個人的「權利能力」始於出生,終於死亡。死亡當下,繼承程序啟動,死者財產自動成為全體繼承人共有,包括配偶、子女、父母或合法繼承人。
若家屬未經同意,卻持存摺、印鑑或提款卡提領存款,可能構成以下刑事案件:
- 詐欺取財罪
- 行使偽造文書罪
- 侵占罪
📌 刑事案件實例
一名女兒在父親過世後,持父親印鑑到銀行提領數十萬元,聲稱用於還債。最終遭兄弟姊妹提告偽造文書罪,並由檢察官提起公訴。這就是典型的「繼承爭議演變成刑事案件」的案例。
Q2:提款是為了辦理喪葬事宜,也會構成刑事案件嗎?
許多人在面臨刑事偵查時會辯稱:
- 領錢是依照死者生前交代
- 存款原已口頭贈與
- 提領用於醫療、喪葬費用
- 其他繼承人未盡孝道卻事後爭產
司法實務上,對於這類刑事案件存在兩種見解:
- 絕對禁止說
死者過世後的財產屬於全體繼承人共有,動機不影響結果,提領即屬不法。
👉 例如最高法院 109 年台上字第 5169 號判決。 - 相對禁止說
若能證明提款僅用於必要喪葬支出,或死者生前確實有明確委託,法院可能認定無犯罪故意,不成立刑事案件。
👉 例如最高法院 111 年台上字第 1451 號判決。
⚠️ 但若提款用於個人消費或阻止其他繼承人分產(如購車、繳貸款),則不論採取何種見解,行為人都可能因為觸法而被認定成立刑事案件。
Q3:如何合法處理,避免繼承爭議與身陷刑事案件?
- 事前取得全體繼承人同意:最穩妥,避免刑事訴訟。
- 急迫情況下事後追認:若事先無法通知,也應盡快保留證據。
- 保存授權紀錄:
- 若死者生前有口頭交代,應盡量以錄影佐證。
- 參考不動產移轉常見的見證方式,由專業人員到場錄影。
- 避免無效授權:若死者當時已無意識,相關影音幾乎無效,仍必須依法律規定辦理。
這些步驟能幫助家屬在處理遺產時,避免演變成刑事案件。
結語:律師專業協助,降低刑事案件風險
死後存款的領取,看似簡單,卻隱含繼承法與刑法的交錯。稍有不慎,不僅家族失和,更可能陷入冗長的 刑事案件訴訟程序。
⚖️ 謙聖國際法律事務所提醒您:
- 在處理繼承存款或遺產問題時,應先與 刑事案件律師 或專業繼承律師諮詢。
- 透過合法流程與正確舉證,才能避免觸法。
及早規劃與諮詢,不僅能減少家族紛爭,也能免於陷入刑事訴訟風險。
✅ 24h免費法律諮詢
🏛 台北所:台北市萬華區康定路64號6樓|02-2388-8962
🏛 桃園所:桃園市桃園區新埔六街95號17樓|(03)3150-034
LINE 免費諮詢:@lawuicc001
IG:chien.sheng_
FB:謙聖國際法律事務所
💳 提供多種支付方式:現金、信用卡、銀行轉帳
詐欺案件處理 |
毒品案件辯護 |
車手案件諮詢 |
家事訴訟服務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