竊盜案件在台灣相當常見,但並非所有「拿走別人東西」的行為都構成竊盜罪。本文帶你完整了解竊盜罪的類型、成立要件、親屬間特殊規定,以及和解、緩起訴與緩刑的實務重點。
一、竊盜罪分類與法律依據
依《刑法》第320至324條,竊盜罪可分為三類:
- 普通竊盜罪(§320):竊取他人動產,處5年以下有期徒刑、拘役或50萬元以下罰金。
- 加重竊盜罪(§321):如侵入住宅、攜兇器、結夥犯案等,處6個月以上5年以下徒刑。
- 親屬竊盜罪(§324):直系血親、配偶或共居親屬間的竊盜,得免除其刑;五親等內血親、三親等內姻親則須「被害人提告」才可起訴(屬告訴乃論罪)。
二、檢察官是否一定會起訴?
- 一般竊盜罪與加重竊盜罪屬非告訴乃論,即使被害人未提告,檢察官仍可主動偵辦。
- 親屬竊盜罪部分情況須提告,否則檢方無權偵辦。
三、和解有用嗎?會影響刑責嗎?
雖然竊盜罪不能因和解撤告,但若加害人能取得被害人諒解,仍可能:
- 爭取緩起訴處分(由檢察官決定,案件不送法院)。
- 爭取緩刑判決(法院宣告有罪但不執行刑罰)。
重點釐清:
- 緩起訴 → 地檢署檢察官決定(在偵查階段)。
- 緩刑 → 法院法官判決(在審判階段)。
四、竊盜罪構成要件(關鍵點)
竊盜罪需同時符合「客觀要件」與「主觀要件」:
- 客觀要件:
- 未經同意竊取行為。
- 對象為他人之動產。
- 主觀要件:
- 有不法所有的意圖。
- 行為出於故意。
常見爭議案例:
有人「借用」朋友車輛後將其棄置,無占有意圖,可能不構成竊盜罪,而構成侵占或毀損。
五、竊盜罪的刑期與追訴期限
- 普通竊盜罪:5年以下徒刑、拘役或罰金。
- 加重竊盜罪:6個月以上5年以下徒刑,得併罰金。
- 追訴時效:根據刑法第80條,追訴期間為20年(因最重本刑在3年以上未滿10年)。
六、親屬竊盜能不能撤告?
- 告訴乃論的案件,在第一審辯論終結前可撤回告訴。
- 若屬直系血親、首次犯案,法院也可酌情免除刑責。
七、謙聖法律觀點:竊盜罪不是單純偷就是有罪!
竊盜罪牽涉動機、意圖與所有權歸屬判斷,許多案件需靠律師提出完整辯護架構,才能爭取最好的處理結果。
我們謙聖國際法律事務所團隊辦理過數許多竊盜相關案件,包含爭取緩起訴、不起訴、無罪、緩刑等成功案例,協助客戶脫離刑責、維護權益。
一通電話,讓謙聖替你說話。
🏛 台北所:台北市萬華區康定路64號6樓|02-2388-8962
🏛 桃園所:桃園市桃園區新埔六街95號17樓|(03)3150-034
LINE 免費諮詢:@lawuicc001
IG:chien.sheng_
FB:謙聖國際法律事務所
💳 提供多種支付方式:現金、信用卡、銀行轉帳
詐欺案件處理
|
毒品案件辯護
|
車手案件諮詢
|
家事訴訟服務
|